bet36体育在线

图片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 特色区域

首页 > 产业集群 特色区域 > 新闻浏览

京津绿城 健康静海:六大产业错位发展优势齐聚

来源:天津北方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9-06 09:13

近年来,静海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把绿色作为最大亮点,把健康作为核心特色,坚持错位发展、以特取胜,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构建了以循环经济、健康产业、现代物流、先进制造、都市农业、文化旅游为主导的“六大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由“十一五”末的5.3:70.3:24.4调整到3.8:56.4:39.8,服务业比重比“十一五”末提高了15.4个百分点,形成了结构优化、优势齐聚、特色鲜明的“六大产业”新格局。

做强循环经济产业

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

鸟瞰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

8月28日,静海区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在集体落户的27个大项目、好项目中,有11个项目为循环经济项目,包括新型环保瓦楞纸、光伏发电组件和分布式光伏发电、再生资源利用和设备生产在内的众多绿色再生资源项目,不仅延伸了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更进一步凸显了产业聚集优势。

作为我国北方最大的循环经济专业化园区和全国第一家以循环经济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区加快引进废旧家电、报废汽车和废弃电子电器等再生资源加工利用项目,打造从拆解分选、切割破碎、分离筛选到精深加工与再制造的全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入驻企业292家,年处理加工各类再生资源150万吨,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城市矿产”基地。

作为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产业平台,园区坚持循环经济产业绿色集约发展,强化大项目引进,深圳格林美、珠海格力、安盛津安、TCL奥博等一大批超10亿元循环经济龙头项目相继落户园区,实现了天津市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发展;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本,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190家,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21家,全力打造循环经济领域科技小巨人升级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每年可节能524万吨标准煤,少排放二氧化碳166万吨、二氧化硫10万吨,节约石油180万吨,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注重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将“互联网+”技术融入循环经济产业,以格林美、TCL奥博为代表的“回收哥”“百度回收站”等网络回收平台相继上线投入使用,逐步形成了线上线下一体化回收、环保化处理、电子化交易的废旧商品回收模式。

“2015年,静海区完成了子牙园区建设体制的改革,实现了管理权下沉、责权利统一,为园区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带来了契机。”静海区委书记冀国强说。下一步,静海区将以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为目标,拉长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形成推动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循环经济引擎。

做优大健康产业

形成面向京津冀的健康产业集群

被命名为中国焊管产业基地的大邱庄镇

今年9月和10月,位于团泊新城西区天津健康产业园内的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将相继迎来首批学生入住,为进一步带动健康产业向高端化、专业化和链条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依托中西医教学科研中心、医疗康复、体育健身基地建设,推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产业融合,延伸健康产业链条,形成面向京津冀的健康产业集群,这是静海围绕大健康产业推进天津健康产业园提质增效的优势所在。正如区委书记冀国强所言:“发挥好健康产业的独有禀赋,就要从园区顶层设计到项目实施,都精益求精,精挑细选,把引进国内外的优质健康产业项目作为园区持久发展的支撑,搞好科学规划,打造优美环境,让健康产业在静海开花结果。”

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区二十一园”建设的重要一环,天津健康产业园从体育健身产业“起笔”,高标准建设了团泊足球场、国际网球中心、自行车馆、射击馆、曲棍球场、棒垒球场等多个国际化专业比赛场馆,先后承接了东亚运动会部分赛事、WTA天津公开赛、环中国自行车赛等一系列国内外重大赛事,并作为主要场馆群即将承接第十三届全运会部分赛事。与此同时,园区加速高端医疗产业聚集,主动承接bet36体育在线优质医疗资源,引进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创新园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生物医药技术研究所、国际糖尿病医院、天津国际医学城等一批高端医疗项目“国家队”相继签约落户。不仅如此,园区加快发展休闲养老产业,全国首个大型养老机构康宁津园首创集全龄化社区、全模式养老、全程持续照护为一体的“三全”社区,成为本市规模最大、设施最全、功能覆盖面最广的新型养老综合体。

做大现代商贸物流业

构筑通达全国的商贸物流基地

7月19日,位于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的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有限公司与中国检验认证集团天津有限公司及深圳凯吉星农产品检测认证有限公司三方达成战略合作意向,依托天津海吉星农产品物流园及进出口贸易平台,开展国内农产品、进出口食品的委托检测、名优农产品认证咨询等服务,并出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检测报告,构建“环京津1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以建设京津冀区域一流的生产、生活物流基地为目标,静海区完善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加快发展物流仓储、加工配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构筑辐射“三北”、通达全国的“南北物流产业带”。

作为“北物流产业带”,静海国际商贸物流园被市政府批准为全市第二批区县示范园区,全力打造国际化商贸物流中心和城市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无水港实现一站式通关,一大批优质明星项目相继投入运营。天津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重点打造北方最大的进口农产品集散中心及世界名优特农产品展览展示中心。新湖国际商贸城建设成为辐射整个华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复合型集散市场。红星美凯龙家居广场着力打造华北地区一站式国际购物及家居采购中心。新金朝阳电动车城将成为中国电动自行车、bet36体育在线最大的整车及零配件集散中心。天津利达粮食现代物流中心将建成集粮油储备、轮换、贸易、加工和品牌营销于一体的粮食现代物流中心。

与国际商贸物流园南北呼应,唐官屯加工物流区重点建设华北地区最大的建材交易中心、陆路石油储运中心和天津地区唯一的石油石化产品交易中心等三大板块,形成以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仓储、物流交易和信息服务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物流园,三和众诚、盛唐物流城、格力电器华北地区仓储中心的等物流大项目相继入驻。

做精先进制造业

推进产业结构由趋同型向特色型转变

环团泊湖自行车赛

8月4日,静海区通过“中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之都”专家评审。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自行车(电动车)生产基地,静海区不仅通过扩大产业集群模式,形成高端优势,而且依托产业配套实现上下游无缝衔接,驱动了转型升级“双涡轮”。

以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育成化为发展方向,静海区着力壮大提升优质钢材、金属制品、自行车(电动车)制造、智能家居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由趋同型向特色型转变。

以静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依托,培育自行车(电动车)整车以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形成了集研发设计、新型材料、整车组装、配件生产于一体的完整产业体系。富士达、爱玛、捷安特、英克莱、艾暾、飞鸽等50多家国内外知名整车及配件企业入驻园区,建大轮胎、信隆车业、雅标紧固件、唐泽制动器等知名配套项目紧随跟进,年产自行车(电动车)1000万辆,成为拉动静海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以大邱庄工业区为依托,发展优质钢管及管材制造、优质和精品板材制造、高档金属制品制造,建设中国焊管产业基地和天津市首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入驻工贸企业2600多家,年钢铁加工能力3000万吨,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钢材加工基地。